韩国加密用户只会炒币?数据告诉你真相

·

2025 年上半年,韩国用户把以太坊、Base、Solana 三条链玩出了三种人生:有人把链上当“保险箱”,有人当“夜间交易所”,还有人来“打卡薅羊毛”。本文用约 8 万个活跃钱包的链上数据,拆解韩国用户的真实面孔,并为计划进军这一市场的项目方,提供可直接落地的运营建议。

韩国链上用户全景:不再只靠交易所

过去提及韩国市场,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 Upbit 和 Bithumb 的热闹买卖盘。2025 年的数据却勾勒出一幅更立体的画像:韩国用户逐步把「资金中心」迁移到链上生态,形成了真正的多层次市场结构。

👉 谁都不敢再说韩国人只会在交易所刷量


三大链的“时间差异”:他们到底几点最嗨?

高频交易时段行为关键词
以太坊09:00-23:00(首尔时)质押、治理、DeFi
Base09:00-23:00(首尔时)质押奖励、InfoFi 打卡
Solana00:00-08:00(首尔时)抢首发 meme、深夜冲池子

解读


“钱”都装在谁的兜里?

指标以太坊BaseSolana
平均资产32,000 美元8,500 美元630 美元
巨鲸钱包数116(单钱包 ≥ 100 万美元)巨鲸零星个位数巨鲸钱包单持 ≥ 800 万美元
散户钱包占比< 30%约 60%> 99.9%

观察结论

  1. 保守的大资金带 ETH「锁仓」,偏好质押与治理;
  2. Solana 高波动引「小散户」蜂拥而至,极少数巨鲸收割;
  3. Base 形成“三明治”人群:不豪也不小,靠打卡式收益释放购买力。

dApp 玩法地图:他们点开了哪些按钮?

👉 一键对比三大链的用户行为差异


FAQ:关于韩国链上生态,你最关心的 5 个问题

Q1:韩国用户真的都在“熬夜炒 meme”吗?

不完全。Solana 55% 的交易量确实集中在首尔凌晨时段,但以太坊和 Base 的韩国用户则在白天活动,明显更关注长期收益与治理。

Q2:我要空投代币,要不要避开韩国市场?

恰恰相反。韩国钱包对“羊毛”极其敏感,只要奖励结构可持续、领奖门槛清晰,奔涌而来的是粘性强、声音大的社区成员。

Q3:语言本土化只需韩语客服?

不够。韩国用户喜欢“图文 + 社群打卡”式交互,Twitter(X)+Discord 几乎人手一个韩语频道;配合链上任务板(如 Galxe)效果更佳。

Q4:巨鲸钱包只占 0.1%,影响会不会有限?

“人数少、能量大”是韩国巨鲸的真实写照。以太坊 Top 100 钱包控制着链上 38% 的质押投票权,和他们建立 1 对 1 信任关系仍值得花力气。

Q5:面向韩国,应该选择哪条链发行资产?


市场策略 3 步走

1. 选链:目标用户在哪,我们就去哪

保守型资金在你想布局的 DeFi 池子里?直接去以太坊上做联合治理。想吸引“夜猫子”冲 meme?在 Solana 上准备交易奖励池即可。

2. 激励:长周期 > 短空投

韩国用户对“farm & vest”模式非常感冒。只要把奖励解锁周期设置为 T+30 或 T+60,留存率就比一次性飙升后归零高 2.7 倍

3. 社区:运营频次 * 社群认同

韩国社区属于“高频互动 + 情感共鸣”模型。每周固定语音 AMA + 代表 DAO 发韩语提案贴,能迅速带来权重用户的口碑放大。


写在最后:别再贴“炒币”标签

真正看过链上数据的人都知道:

与其用一句“只会炒币”草率概括,不如用数据读懂他们的「三张面孔」—— 保守投资者、深夜投机客、奖励猎人。看懂这一点,你便握住韩国市场真正的入口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