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韩国企划财政部将原定于2023年初启动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得税正式推迟至2025年1月1日。这一决定不仅让本国投资者松了口气,也让亚洲加密市场再度成为焦点。
事件回顾:从“缴税倒计时”到“再延期”
2022年7月21日,韩国国会通过的《2022年税改法案》明确:
- 虚拟资产转让/借贷所得需缴税
- 先扣除250万韩元(约1.3万元人民币)的基础免税额后,剩余部分按 20% 单独征税
- 施行日期:由2023年1月1日延后到2025年1月1日
此举让韩国成为全球首个两度推迟“加密税”的主要经济体。
背后原因:交易环境不成熟是主因
企划财政部给出的官方解释为:
- 投资者保护机制尚不完善
- 交易数据跨所整合系统(共同申报系统)仍需调试
- 全球市场剧烈波动期,政策需保持弹性
综合下来,“技术准备不足 + 市场不确定”导致再度延期成为理性选择。
延期对三类人群的五大影响深度解析
影响维度 | 散户 | 加密初创公司 | 交易所 |
---|---|---|---|
流动性 | 暂缓抛压 | 减缓资金外流 | 交易量短期提升 |
合规信心 | 观望加剧 | 融资成本下降 | 系统升级更从容 |
税务规划 | 延迟再布局 | 留出商业模型设计窗口 | 手续费竞争窗口延长 |
企业通过延缓期,可将更多精力放在用户教育、KYC提升与合规系统升级上,而非被动应对突如其来的税负。
常见疑问全梳理:韩国加密税到底怎么征?
📌 我还需要在2025年前主动报税吗?
不需要。在2025年1月1日前完成的所有交易均适用旧政策,暂时不需计算转入或出借收益。
📌 基础扣除250万韩元如何理解?
可以理解为“年度个人免税额”。举例:若全年加密收益为400万韩元,应税部分为400-250=150万韩元,再乘以20%的税率,仅需缴纳30万韩元。
📌 airdrop、staking奖励是否也算?
是的。按现行草案,任何形式的“经济收益”都将视为转让收入,除非未来细则另行规定。
📌 免税额会被调低吗?
官方口径为“暂不调整”,但若2025年前加密市场总市值出现十倍以上涨幅,免税额重新审议概率将增大。
📌 未来能把加密亏损抵扣传统股票收益吗?
目前不可。草案中已明确虚拟资产所得为“单独税目”,与传统资本利得税率、抵扣规则互不打通。
📌 海外交易所KYC不完整,怎么证明盈亏?
韩国国税厅将接入第三方区块链分析公司链上数据,交叉比对实名账户。虚假申报存在追溯风险。
企业如何抓住延缓红利期?
交易所
- 系统升级:利用空档完善税务API,预先对接国税厅新接口
- 费率大战:用更低佣金吸引用户停留在本土平台
项目方 & 初创
- 筹资窗口:部分VC因“税收延期”重新评估韩国市场,美元基金增资活跃
- 场景出海:将DAO治理、GameFi收入模型先行落地韩国,再向东南亚扩张
未来展望:RWA与STO或将重塑税基
业界普遍预测,若2025年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(RWA)与证券型通证发行(STO)取得突破,韩国政府可能重新界定“虚拟资产”范畴。届时,现行20%税率可能因资产类型分裂为:
- 分割式不动产通证:拟采用10%轻税率
- 链上可转债:沿用传统金融资本利得税率
监管沙盒的下一次更新,将直接决定市场容量与纳税主体的范围。
FAQ 精选
Q1:普通留学生可以使用韩国交易所炒币吗?
A:持有效外国人登录证(ARC)并透过银行实名验证后可交易,但系统会额外征收预扣税。
Q2:韩国延迟征税会连锁影响日本、新加坡政策吗?
A:概率较低。日本已固定征收最高55%“杂所得”税,新加坡则维持0%资本利得税,各自政策周期独立。
Q3:是否存在“税务大赦”可能?
A:无官方信号。但随着2024年国会改选,各党或借“减免加密税”议题争取年轻选民,需持续跟踪。
Q4:把加密资产转移至冷钱包是否等于免税?
A:链上转移不触发应税行为,但若在日后卖出或换币,仍需合并计算总收益。
Q5:个体矿工如何界定收入?
A:若电费支出可完整发票化,则可先扣除成本,再按剩余利润计税;家用零散挖矿或以“空投”形式认定。
免责声明
本文仅作信息分享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剧烈,请在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谨慎参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