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ETF遭拒,华尔街却悄悄加码:加密市场究竟在等待什么?

·

加密资产蒸发八成、流动性降至冰点,华尔街却逆势展开托管布局与指数基金实验。当监管机构又一次驳回比特币ETF申请,真正大玩家为何保持沉默?

1. 寒冬写照:80%缩水后谁在坚守?

自2018年初以来,加密市场整体市值蒸发超过80%,比特币屡次跌破6000美元,众多非主流币种跌幅超过90%甚至归零。高频交易程序难以配对对手,机构大单即可把价格推升。熊市把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打回个位数,也让比特币ETF成为所有从业者“救命稻草”一般的关键词。

2. 从搬砖到量化:套利者的三次“死亡区”

2.1 早期红利:跨越交易所价差的灰色地带

2.2 监管骤停:手续费与KYC双重枷锁

2017年1月24日,国内三大交易所全部停止免手续费;同年,全球交易所陆续落实KYC制度。对高频套利来说,手续费0.2 % 就能吞噬全部利润、身份验证把离岸搬砖工拦在门外。
在这轮洗牌中,不少极客转型做基金,把策略降频为中低频,甚至把服务器搬入正规数据中心对抗毫秒级延迟。

2.3 从套利到托管:合规化才算“上岸”

“囤1万个比特币的人,会把资产交给只照看过500个币的托管行吗?”Trade Terminal创始人孟尧用一句话道出行业痛点:
比特币托管是合规基金、加密ETF与家族办公室下一步的最大刚需,也是华尔街眼中的加密金融新蓝海。

在此背景下,孟尧第四次转型,申请新加坡与香港的双重资管牌照,试图把自己十年磨练的交易系统升级为专业托管服务,估值直指20亿美元。另一家硅谷基金则计划在熊市结束前拿下美国投顾执照——不是为了赚快钱,而是为了在下一轮牛市拿到“门票”。

3. ETF为何屡败屡战?监管纠结背后的三大硬骨头

3.1 价格可操控性

3.2 托管与清算标准缺失

传统ETF要求资产100 % 由受监管第三方托管,全程披露、逐笔报备;而加密行业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冷热钱包隔离、保险、审计和清算规范。
换句话说:没有合规托管,就没有可信ETF,尤其当托管资产以数字资产托管的形式出现时,标准还要再升一级。

3.3 投资者保护机制空白

现货市场24×7 trading,ETF却只能跟随美股时段,一旦出现极端行情,投资者无法及时赎回;ETF份额净值又因期货负溢价而严重失真。SEC在否决文书中将此列为“投资者很可能遭受不可预见损失”。

👉 想提前洞察下一轮ETF审批风向标?查看最新合规托管解决方案

4. 华尔街新杠杆:指数基金+托管双引擎

4.1 衍生品之外的新战场——加密指数基金

与ETF审批遥遥无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加密指数基金正在成为华尔街对冲熊市的首选:

时间机构产品亮点
3月Coinbase Index Fund限合格投资者,6只主流币等权跟踪
8月Morgan Creek Digital公开募资指数基金,管理费低于传统私募

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“绕过ETF”即可挂在现有401(k)、IRA等退休计划,且不受SEC ETF条款约束,先行抢占“合规”心智。

4.2 资产托管门槛被抬高

5. 案例聚焦:两位华尔街叛逃者的熊市赌注

二人的共同观点: “华尔街真正的竞争在于品牌+销售能力,散户与家族办公室最缺乏的不是钱,而是信任。” 在托管与指数赛道上抢先布局,就能在下一次比特币减半行情爆发时收获最大的品牌红利。

👉 熊市正是布局期?看资深托管机构如何一站式解决合规难题

6. 熊市生存手册:个人投资者的三条可行性路径

  1. 冷钱包+托管:把长期持仓转向冷钱包,或选择获得美国或新加坡牌照的托管机构,交出管理权、换回安心睡觉。
  2. 指数定投:通过指数基金或合规OTC柜台分批建仓,降低时间成本,同时避免在交易所被“插针”。
  3. 关注政策节点:SEC下一次VanEck ETF裁决(9月30日)、Bakkt实物结算期货上线,是市场短期内最具关注度的事件,短线交易者需要做好仓位管理。

7. 常见疑问 FAQ

Q1:比特币ETF已被拒绝那么多次,还有希望通过吗?
A:历史证明,黄金ETF也曾在2001–2003年连续被否决,之后才获批。只要托管、清算、保险三大环节逐渐标准化,SEC最终放行只是时间问题。业内普遍预期1–3年。

Q2:个人投资者一定要等ETF才能入市吗?
A:不必要。指数基金、合规托管钱包、合规OTC已经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低风险上车通道,且不必承担ETF可能带来的溢价风险。

Q3:加密指数基金收益一定优于主动量化基金吗?
A:指数化策略最适合长周期、大额资金配置;熊市阶段主动基金靠高频套利和中性策略仍可取得绝对收益,但门槛高、流动性要求苛刻。小额投资者可以指数打底、量化卫星。

Q4:如何判断托管机构是否靠谱?
A:看四大硬指标:SOC2 Type II 审计报告、保险条款、冷钱包比例≥98 % 、实时链上资产证明。缺一不可。

Q5:监管下一步可能收紧哪些环节?
A:交易所KYC、OTC大额进场需出具资金来源证明、衍生品杠杆倍数上限、以及托管机构必须具备当地牌照,是未来12个月最可能落地的措施。

Q6:熊市里挖矿还能赚钱吗?
A:能效比 ≤ 65W/T的矿机尚有微利,高于80W/T则需要电价≤0.03美元/度。对于个人,熊市最佳策略是“买币+存托管”,而非重金投入矿机。


收束一句话:当所有人都在谈论“寒冬”,真正的华尔街玩家已经在档案夹里为下一轮行情写好了剧本——脚本关键词只有两个:合规托管,指数基金。你,准备好抢在他们行动前入场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