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想依靠「图表说话」的投资者,最先绕不开的问题便是:价格到底由什么决定?
答案其实只有一句话:买与卖的瞬间博弈。当买盘卖盘在当前点位形成纳什均衡,价格就被定格在图上的某个数字;当供给或需求因新闻、情绪、宏观数据出现细微倾斜,均衡破碎,新的价格诞生。价格的每一次跳动,都是共识的刷新。理解这一点,才有机会看懂后面所有技术指标真正的传递含义。
价格背后的两大运行模式:趋势与震荡
顺着价格的起伏,你能肉眼识别出两种基本行情:
- 趋势行情:价格朝一个方向持续运行,形成明显的上涨或下跌通道。
- 震荡行情:价格在区间内部来回摆动,没有明显方向,常见于多空力量僵持。
大多数初学者的困惑恰在于“我该顺势加仓,还是逢高抛空?”问题的本质,就是你对市场运行模式的假设——也叫“思维模型”。
自我剖析:你是趋势派还是震荡派?
- 趋势型思维:默认价格会延续惯性,直到外力打破。
经典人物:利弗莫尔、林广袤。
适用市场:高波动、高弹性标的,如数字资产。 - 震荡型思维:默认价格会回归合理区间。
操作手法:马丁加仓、网格高抛低吸。
适用市场:低波动且基本面稳定,如国债、外汇储备。
认清自己的思维模式,你才能够选择匹配的交易系统和指标武器库。
四大类技术指标全景地图
类别 | 代表指标 | 典型使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K线 | 日本蜡烛图形态 | 一切场景 |
趋势类 | MA、MACD、TRIX | 单边行情 |
摆动类 | RSI、KDJ、BIAS | 无趋势震荡 |
行业特色指标 | FGI贪婪恐慌、多空持仓人数比 | 数字资产特有情绪指标 |
以下逐章拆解。
1. K线:一切指标的语言根基
K线(日本蜡烛图)把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四要素囊括为一个视觉符号,任何更高阶指标都逃不开它的原始输入。
入门经典:《日本蜡烛图技术》。
进阶资源:检索“零基础学K线”系列免费视频,从单根锤子线到复杂的多空敛散形态都配有动画示范。
技巧提示:
先用肉眼扫一眼,判断当下是“实体占比大”(力量强)还是“影线飘逸”(犹豫状态),再去看后面指标的信号,才不会被“假金叉”误导。
2. 趋势指标:让均线替你说话
2.1 移动平均家族(MA / EMA / WMA)
- MA(简单平均)给所有价格同等权重;
- EMA(指数平均)更看重近期价格;
- WMA(加权平均)介于两者之间。
同一标的在不同人眼里,可以对应 20 日、50 日、120 日均线,没有绝对“圣杯”。原则只有一条:
均线周期要与你的持仓周期同频。
日内短线→5分钟/1小时参数;趋势波段→日线;囤币党→周线乃至月线。
双均线组合:5EMA 上穿 20EMA 产生金叉做多,反之死叉做空。注意:震荡市则频繁假信号,此时可用下面摆动指标加以过滤。
当价格持续站上长期均线,你应当意识到“趋势强化”;一旦K线实体屡屡被长期均线压制,则“趋势转弱”。
2.2 MACD:用快慢均线的差异捕捉动能
公式核心:DIF = 12EMA - 26EMA
。
信号线:DIF 的 9EMA(即 DEA)。
两条信号的交叉提供买卖点位;顶背离 / 底背离提示潜在反转。
实战中,把 MACD 的背离信号与价格关键支撑/阻力叠加,可提前 3~5 根 k 线发现背离区,大幅提升胜率。
3. 摆动指标:在“箱子里跳舞”的工具
当盘面进入无趋势箱体,趋势指标会频繁止损,摆动指标反而如鱼得水。
常用代表:
- RSI(相对强弱):70 超买 / 30 超卖;
- KDJ(随机指标):K 值 < 20 代表杀跌尾盘;
- BIAS(乖离率):公式= (收盘价 − N日MA) ÷ N日MA × 100。
以 BIAS 为例:
- 上升趋势:BIAS < 0 视作低吸点,<-20 极端超卖;>+30 警惕过热卖出。
- 下跌趋势:BIAS > 0 可视为反弹空点,>20 标志着短线顶;<-20 则潜在超跌。
为什么传统书用 6、12、24 缺省值,到数字资产却失效?
因为数字资产 7×24h、波动速度比股票快 3~5 倍,你需自行 Roll 回测 → 动态调参。
4. 行业特色指标:给数字资产加情绪滤镜
4.1 贪婪恐慌指数(FGI)
- 数据来源:波动性 25% + 成交量/动量 25% + 社交媒体热度 15% + 调研问卷 15% + 趋势指标 10% + 主流币占比 10%。
- 应用:0–24 极度恐慌(抄底黄金区);75–100 极度贪婪(阶段顶部)。
- 历史验证:2018.12 & 2020.3 & 2022.11 恐慌值均跌破 15,随后出现大级别反弹。
4.2 多空持仓人数比
- 定义:多头人数 ÷ 空头人数。
- 读数解读:>1.2 说明多头人数过高,散户拥挤;往往对应“杀多”回调。
- 适合短线合约玩家,用订单簿情绪辅助你的止损与反手空。
用技术体系武装投资决策:3 个实战案例
- 趋势 + 周线均线 + MACD
2024 年 9 月,比特币周线 20EMA 上穿 50EMA,MACD 月线金叉,随后 7 周最大涨幅 76%。如果你仅盯住日内震荡做空,会错过整波行情。 - 震荡 + RSI 箱顶 + FGI 恐惧值
2025 年 2 月,以太币日线 RSI 三次冲击 65 失败,叠加 FGI 一周均值 18。多头回补叠加情绪过度恐慌,三日反弹 18%。 - 行业指标 + 多空持仓比
某头部平台多空比 2.36,次日上午 10 点“军训式”爆仓 1.2 亿美元。顺势反手空单保护,成功拿下额外 4% 的波段。
FAQ:最常问到的 5 个问题
Q1:趋势指标和摆动指标能一起用吗?
A:可以。先用趋势指标识别大环境(如周线未死叉时不做空),再用摆动指标做低级别买卖点,二者互为“过滤器”。
Q2:BIAS 的 N 值到底选多少才准?
A:数字资产建议先在 10~60 区间做回测,挑出“盈亏比 > 2 且最大回撤 < 10%” 的参数网格,再实盘微调。
Q3:FGI 每天几点更新?
A:海外站点通常 UTC 0 点刷新,短线选手可盯盘即时抓取 API 字段,增量 5~10 分视为情绪转折阈值。
Q4:双均线金叉总是滞后怎么办?
A:把 MACD 同步加入到信号框。金叉出现但 MACD 红柱未扩散,可考虑再等一根收线确认。
Q5:日内选手如何避开 MACD 假信号?
A:调整到 5 分钟 or 15 分钟,再给 MACD 设 背离必须收线确认 的规则,配合成交量背离过滤效果最佳。
下一步的思考
指标只是“后视镜”,真正的方向盘在风险管理。下一篇《合约是把双刃剑》将拆解杠杆世界里的仓位控制与双向开仓逻辑,帮你在多空博弈中活下来。在此之前,建议把自己的技术栈更新到上方四维模型,并用小仓位先跑 1 个月量化回测,再过渡到实盘。祝每一次出击,都有指标护航,更有纪律加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