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回顾:扩容之争的由来
要弄懂 BCH 和 BSV 的恩怨,得先回到 2017 年 8 月的一场硬分叉。
当时,坚持「数字黄金」定位的 BTC 开发团队拒绝大幅增加区块容量,认为1 MB 乃至后续微小调整足以维护网络去中心化。反对者则坚信,只有大区块路线才能让链上手续费足够低廉,真正成为中本聪口中的「点对点电子现金」。
于是,两条平行宇宙诞生:
- BCH:坚持逐年稳健扩容,32 MB → 可继续提升;
- BSV:喊着“解锁原始协议”,打算一步直达 2 GB 级别。
接下来要做的,就是厘清双方各自主张的底层逻辑与现实可行性。
江卓尔眼中的 BCH「三大杀手锏」
在采访环节,江卓尔给出了支撑 BCH 的三张王牌,并巧妙嵌入了关键词:大区块扩容、理性社区、分层架构设计。
1. 大区块 + 去中心化平衡艺术
“区块既不能太小,也不能无限大,BCH 像中药一样讲究‘中庸之道’。”
- 理论上限:BCH 的块上限当前 32 MB,理论上可承载每秒 100+ 笔交易;
- 硬件可及性:家用宽带与 4 TB 硬盘即可低成本跑全节点,既防审查又防 DDOS;
- 演进节奏: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跟随用户与技术双重需求动态调整。
2. 理性务实社区文化
- 决策依据公开:改动提案以“能否扩大用户数”做硬指标,不喊高空口号;
- 迭代速度合理:既不盲目否定新功能,也不急进锁死协议;
- 抗分裂共识:历史案例多次验证,试图以极端诉求分流的团队屡遭社区否决。
3. 分层架构:主链交易、侧链合约互不干扰
- 主链:专注支付结算,只做简单脚本验证,保持轻薄;
- 侧链:运行智能合约、DeFi、NFT等复杂逻辑,按需加载,避免“一条链跑所有应用”带来的性能死结;
- 结果:普通电脑即可运行 BCH 节点,同时侧链矿工专注高收费场景,不额外加重主链负担。
BSV 的「极端叙事」为何被质疑?
为了真正理解 BCH 与 BSV 的分歧,必须把 CSW(澳本聪)提出的三大极端口号拿出来逐一拆解。
极端口号 | 实际难题(原文要点) |
---|---|
2 GB 超大区块 | 全网同步需企业级带宽与存储,普通节点被迫下链,抗审查性暴跌 |
锁死协议到 0.1 版 | 经典「刻舟求剑」:连 DAA 难度调整都需 BCH 引入才能稳定出块 |
算力决定一切 | 与锁死协议自相矛盾;若算力投票要求增发,是否照单全收? |
“一句话,CSW 提出的极端主张本身内部逻辑撕裂,更多是为了制造分裂,而非基于技术演化规律。”
除此之外,算力战期间的秘闻也再次点破 CSW 身份疑点:
当 Roger Ver 要求查看“中本聪私钥签名”换取算力支持时,CSW 未能兑现。事后公开信件里那句「你本来是可以看到证据的」被视为言行不攻自破。市场用脚投票,价格已给出答案。
BCH 2025 路线图:扩容、体验、扩展三线并进
江卓尔展示了一张官方路线图,从扩容、可用性、扩展三大模块解释了 BCH 未来 3~5 年的进化轮廓。
扩容
- 目标:阶梯式提升区块容量,不会让节点硬件门槛陡增;
- 方法:代码层优化 + 并行验证,提高单块吞吐,而非直接堆 GB 级区块。
可用性
- 预共识:矿工先算力投票“预打包”交易,将确认等待时间从 10 分钟缩短到约 3 秒;
- 交易成本:稳定低于 0.01 美元,长期锁定全球支付场景。
扩展性
- 主链操作码进化:启用如 DSV 仲裁脚本,让 P2P 场外交易免托管;
- 侧链生态:支持图灵完备智能合约,打通 BTC/ETH 溢出的应用与用户。
为什么行情分析师盯上了 BCH?
- 空间弹性:当前 BCH 仅约 BTC 市值 5%,盘子轻,牛市倍数往往大于“老大哥”;
- 基本面:BTC 若再现单笔上万手续费,BCH 天然成溢出流量池;
历史参照:上一轮高点曾冲至 BTC 价格的 50%,回调后也有 10%~20% 区间。
综合规模、技术与市场需求,“这可能是新人不踩旧坑、把握下一波红利的窗口”。
互动问答:你可能最想知道的 5 件事
Q1:BCH 会不会继续分叉?
A:硬分叉需要社区超级多数共识,任何鼓吹 极端协议锁定 的新币都会被多数算力与节点拒绝,重现 BSV 历史概率极低。
Q2:大区块会不会把硬盘塞满?
A:按当前增速,单链 10 年数据量 < 10 TB,消费级硬盘每年降价 20%,边际成本可控。
Q3:预共识是否会牺牲去中心化?
A:预共识节点仍是矿工,权重基于算力,并没有将记账权私有给持币大户,与 DPOS 不同。
Q4:如果政府要求某些地址列入黑名单,BCH 怎么办?
A:节点分布广、入口多,单一政府无法一次击瘫全网的分散节点;设想中 BSV 那种“数十节点”场景才易被攻克。
Q5:去哪里可随时查到 BCH 的区块与通胀数据?
A:你可以在任意浏览器输入 bch.btc.com 等公开节点,但专业投资者更推荐点击第三方尖端数据面板👇
👉 想第一时间捕获链上巨鲸异动与牛熊转折点?点我直达!
结尾思考:路线之争没有终点,市场才是真正的裁判所
BTC 选择数字黄金叙事,BSV 沉迷复古巨块乌托邦,而 BCH 则在「可承担的扩容 + 场景化分层」的道路上加注前行。最后哪条链将赢得最多用户、最多开发、最高网络效应?答案或许藏在下一轮牛市的手续费账单里。
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任何无法落地的宏大口号,终会在区块链持续运转的十分钟区块声里,被算力与用户的实际行动所碾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