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比特币 缔造者、中本聪 真实身份、彼得 托德、比特币创始人 揭秘、HBO 纪录片、加密货币 谜团、比特币 代码 起源
北京时间 10 月 9 日,HBO 上线纪录片《电子货币:比特币之谜》,声称还原 比特币 缔造者——中本聪 的真实身份。然而,纪录片主角 彼得·托德(Peter Todd) 迅速发表声明:“我真不是中本聪。” 一场围绕 比特币创始人 揭秘 的拉锯战正式在全网爆发。
导演为什么锁定彼得·托德?
导演卡伦·霍贝克(Cullen Hoback)花了数年追踪线索,最终将焦点对准彼得·托德,理由包括:
- 2010 年论坛贴:托德曾在 Bitcointalk 留言并被意外发现与“中本聪账号”发文风格高度相似,甚至使用了同样的斜体
*
强调格式。 - 代码风格:早期比特币代码并不专业,更像是自学成才的极客之作,霍贝克认为这与 22 岁的托德水平吻合。
- 心理博弈:托德热衷博弈论,曾在 Twitter 暗示“真创造者不会公开亮相”,因此“反逻辑”地被导演视为欲盖弥彰。
尽管如此,托德指出 Bitcointalk 允许编辑回复,“如果‘中本聪’想更正信息,完全可以直接修改原帖,而无需二次回复”,借此否认导演证据的有效性。
托德的反击:证据链漏洞一览
争议点 | 霍贝克主张 | 托德反击 |
---|---|---|
2010 年的留言 | 风格和措辞=中本聪 | 20 分钟后我只是纠错,不能等同 авторство |
代码能力 | 天才极客 | 当年社区众测,比我早两年的资深开发者也在场 |
星号 * 使用 | 稀有个人习惯 | 论坛 Markdown 会自动转化星号为斜体,非独家签名 |
托德还强调,纪录片拍摄期间未向其展示成片,且未给予回应机会,致使他如今需要公开发表澄清,甚至担忧自身安全。
中本聪神话为何又被翻出来?
霍贝克坦言,自己“炒冷饭”的原因并非八卦,而是比特币的影响已触及主流金融体系:
- 美国、加拿大、德国等国的退休计划(401K)已将比特币纳入配置。
- 传言中本聪手握约 100 万枚 BTC,若这些“沉睡币”异动,可在全球市场引发 黑天鹅级冲击。
- 在宏观经济层面,美联储、欧洲央行与各国数字货币已正面竞争比特币,识别背后关键人物,有助于预估政策潜在动向。
👉 揭开比特币最神秘的钱包动向,这趟探索值得每位投资者关注。
霍贝克强调:“比特币已不仅是极客玩具,而是金融体系里让人无法忽视的一环。弄清它的‘父亲是谁’,关乎全球数千万持有者切身利益。”
彼得·托德其人:黑客、隐私币布道者、博弈论玩家
- 2012 年 开始为比特币核心贡献代码,活跃于 GitHub。
- 2014 年 创建 OpenTimestamps,为区块链文件时间戳奠定开源标准。
- 2016 年 与斯诺登公开演示 隐私币 Zcash 仪式,现场销毁生成密钥的电脑,确保匿名性。
- 推特与论坛 常见他对博弈论应用与合约设计的尖锐点评,被认为是“密码朋克圈最具挑衅性的大脑”之一。
简而言之,托德是加密计时术、隐私币、比特币 2.0 领域的多面手,但这仍不足以坐实他就是中本聪。
他们会上法庭吗?导演回应“不怕被告”
在被问及是否担忧诉讼时,霍贝克表示:
“我们在检证阶段有独立法律顾问护航,影片所有观点都基于可核实的公开信息,且记录了托德的即时反应。如果他选择诉诸法律,也欢迎正面举证。”
而托德则强调,目前首要诉求是“澄清”而非“诉讼”:
- 要求 HBO 进行二次剪辑,加入他的完整回应;
- 发布安全提醒:任何冒名“中本聪”的人都将面临未知风险(黑客、勒索、绑架);
- 保留对不实指认导致的损失与威胁追究民事赔偿的权利。
比特币 缔造者到底是谁?!
也许,中本聪的传奇将继续留白。比特币创始人的真实身份也许永远是一个加密谜团,但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市场:无锚人、无中央治理,正是去中心化资产的底色。
👉 用 3 分钟完成自我核查:你的加密资产真的去中心化了吗?
读者 FAQ:关于纪录片与中本聪的 5 个高频疑问
Q1:片中提到的“100 万枚沉睡 BTC”具体指哪些地址?
A:业界普遍指向Patoshi Pattern,早期单一矿工地址群累积了约 98 万 BTC,从未移动过。这些地址也被认为属于中本聪或其团体。
Q2:彼得·托德若真是中本聪,为什么不动用那批币?
A:即使托德是中本聪,选择长期不动用也符合中本聪宣言——比特币的匿名守护不应被任何个体逾越。一旦动用,价格或瞬间崩塌,与其理念背道而驰。
Q3:纪录片时间线为何聚焦 2010 论坛贴,而非 2008 白皮书与创世块?
A:白皮书和创世块的作者签名目前抄捕难度极高,而 2010 的“纠错贴”是唯一留下的可公开网络痕迹,较易做文本风格比对。
Q4:除了托德,还有谁被列入“高概率嫌疑名单”?
A:曾引发诉讼的克雷格·赖特(Craig Wright)、Blockstream 首席执行官亚当·巴克(Adam Back)均多次被提及,但至今都未提供密码学级别的有效签名。
Q5:未来如何独立验证中本聪身份?
A:唯有中本聪掌控的签名私钥亲自对一条新消息做 ECDSA 签名并广播,才被视为终极证据;其他任何推断、代码风格、时间线,都只能是概率游戏。
小结
这一次,“中本聪 真实身份”再度成为全球热搜第一位。无论HBO纪录片的猜测是否站得住脚,它都激起了公众对比特币 缔造者、代码起源及加密投资安全的深度反思。正如多数老玩家所说:“真正重要的不是谁是中本聪,而是我们还要不要让货币本身成为他们曾设想的模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