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DeFi 世界里,稳定币不仅承担价值尺度的角色,更成为借贷协议(Lending Protocols, 以下简称 LP)里核心抵押品与借贷资产。再加上“双重身份用户”——他们既是存款人,又是借款人——这个群体的存在,流动性风险在同等市场条件下会被放大还是吸收?本文以 Aave Protocol 为样本,用一年链上数据给出实证答案,并拆解 DAI、USDC、USDT 三大主流稳定币在流动性、价格波动、社区情绪等多维度的真实反应。
背景:DeFi 借贷协议的“银行影子”
- 核心关键词:DeFi、稳定币、Aave、流动性风险、无中心化银行
运作原理:
- 存款人把代币转入 Aave,换取一种可赎回的 claim 代币;
- 借款人需超额抵押才能提币;
- 清算机制在抵押不足时启动,确保整体杠杆可控。
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与量化桥段
三大度量模型
名称 | 释义 | 公式片段 | 风险值区间 |
---|---|---|---|
基础流动性差 illiquidity_d | 供给 – 需求 的负反正切 | -arctan( – ) + π/2 | (0, π) |
双重身份用户比例 illiquidity_share_d | 用户风险在整体风险中的占比 | user_d / illiquidity_d | (0, 1) |
兼清算风险 risk_share_d | 叠加清算量后的综合比例 | (user_d+…) / illiquidity_d | (0, 1) |
稳定币抵押系数
我们用官方披露的储备金余额与发行量之差,计算“超额抵押”程度。公式仅给出阈值:excess_d = total_reserve - price × amount
,再套用同区间风险函数。
数据与特征发现
- 数据源:Aave v2 LendingPool 0x7d…7A9 在 2020-12-01 到 2021-12-15 的全部事件日志,通过 Etherscan、IntoTheBlock 与 TokenTerminal API 获取。
- 高频稳定币:存款量 DAI≈20 亿、USDC≈35 亿、USDT≈9.8 亿;借款量前三也都被这三者包揽。
- 双重身份用户画像:
大约有 1.2% 的地址既发生 Borrow 又发生 Deposit;他们的持仓占资金池 45–55%,正是潜在的“黑天鹅操作者”。
实证结果:多空同体的蝴蝶效应
⑴ 触发因子
- DAI 受 6–7 日波动率显著影响,波动放大 1 个百分点,
illiquidity_d
提升约 0.04。 - USDC & USDT 目前对价格波动不敏感,但对“双重身份用户”的规模和动机极为敏感:当借款利率走低、供给量飙升时,这部分用户扩张头寸,反而推升系统风险系数
risk_share_d
0.25–0.30。
⑵ 对系统宏观指标的冲击
杠杆指标 | 整体流动性风险升高 | 双重身份用户风险升高 |
---|---|---|
TVL | 下跌约 -18% | 微涨 +7% |
借贷总量 Borrow Vol | 下跌约 -8% | 逆势上涨 +12% |
协议收入 Protocol Revenue | 下滑 -17% | 上升 +19% |
👉 深度拆解:为何“黑箱操作”反而推高 TVL?点击看高阶玩法
原因猜想:激进玩家借低息稳定币去做杠杆套利、挖矿而非单纯离场,使流动性硬指标不降反升。
⑶ 对治理币 AAVE 的影响
- 价格下跌:整体流动性风险升高,AAVE 日跌幅中位 2.5%。
- 持有人数却会在双重身份用户加码时增加:因为市场的“通胀预期”推高即时 TVL,价值捕获感受到改善。
情绪场效应:Twitter 观察
- DAI & USDC 出现“局部利空”:负面推文占比从 5% 升至 11%。
- USDC & USDT 却出现“反向兴奋”:正面讨论 +13%,原因在于社区锁定收益行为被误读为“大户抄底”。
FAQ:关于流动性风险的 5 大高频疑问
Q1:我怎么实时监控自己借贷仓位的流动性缺口?
A:直接用区块链浏览器输入钱包地址,对比抵押率(Health Factor)。若 Health<1.05,系统随时会被清算,可再加入质押或还款 DAI/USDC/USDT 提高安全系数。
Q2:为什么稳定币还是会出现波动?
A:链上加杠杆套利、流动性挖矿吸走储备、或中心化托管资产曝风险,都会打破锚定。关注 tracker 实时的 BUSD、USDC 目标,能提前感知市场情绪。
Q3:双重身份用户会不会被抓“女巫”?
A:链上工具只能贴标签,无论做什么策略都要加防腐剂——分散钱包、不同 RPC 源、保持每次操作间隔,避免账号关联。
Q4:TVL 下降就一定坏吗?
A:不一定。刻意减少杠杆反而降风险,但需结合 Borrow Vol、P/E 判断;只有三者齐跌才需警惕“资金外逃”。
Q5:为何 DAI 独有的储备金监测指标格外关键?
A:DAI 背后抵押的是一篮子资产而非法币,价格波动、资产黑洞会直接改变“储蓄货币”属性;高阶玩家会在高点及时清算 ETH 抵押品,DD 配对可提前锁定收益。
结论与前瞻
- 流动性风险始终伴随 LP:极端市场下,即使稳定币也难逃“挤兑”影子;
- 双重身份用户的“反脆弱”特性:通过加杠杆套利,他们可能放大波动,也可逆势提供深度;
- 未来工作:同类风险模型可延伸至 Compound、Maker、Synthetix,量化跨协议的风险传染路径。
用户行动指南:
- 对保守者——多维监控 Health Factor、TVL/总锁仓率、DAI 波动率≥6 日阈值;
- 对激进者——观察借贷利率滑点、双重身份用户排行进场时间点,再择时换池或加杠杆。
流动性并非简单的“资金多寡”命题,它更像一场实时博弈:谁在就低息时蓄水池,谁在波动时接力棒,用数据读懂游戏,才是 Web3 玩家核心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