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球经济持续数字化、通胀阴影不散、企业降本增效压力激增,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正从“概念”走向“解题工具”。以下 20 位全球一线意见领袖的观点,源于 2021 年的前瞻采访,然而其预见力、参考价值和警示意义放在 2025 年依旧振聋发聩。
从疫情到常态:三重外部变量仍在发酵
新冠肺炎作为黑天鹅事件,已在 2020 年彻底改写人们对金融安全、供应链透明度和货币政策的认知。迈入 2025 年:
- 数字美元、央行数字货币(CBDC) 的试点范围扩大,支付、结算和货币政策在小额零售、跨境汇款等多场景并行测试。
- 去中心化金融(DeFi) 的 TVL(总锁仓价值)四年间由不足百亿美元蹿升至数千亿美元,成为传统精英基金「压舱石」级别的头寸。
- 区块链溯源 不再停留在农产品与奢侈品,而是延伸至半导体、疫苗冷链、碳排管理,甚至太空探索器材的全程记录。
20 位大咖核心观点速读
领袖 | 关键词 | 一句话精华 |
---|---|---|
Brian Behlendorf (Hyperledger) | 开源联盟链、治理开放 | “谁能建立最开放的治理,谁就吃下联盟链的蛋糕。” |
Brian Brooks (OCC 前署长) | 大规模采用、合规优先 | “加密正成为任何人都可接入的互联网式金融工具。” |
Charles Hoskinson (IOHK) | 互操作性、发展中国家基建 | “2025 年看非洲、南美直接用区块链弯道超车。” |
达鸿飞 (Neo) | 主流加速、疫情催化 | “新冠暴露系统缺陷,链上世界被迫高速成长。” |
Denelle Dixon (Stellar) | B2B 跨境、C2C 汇款 | “低门槛、高吞吐的稳定币网络将拿下 80% 汇款费。” |
Elissa Shevinsky | 美元不信任、加密避险 | “如果连财政部都会被黑客攻克,你该转移资产到何处?” |
Emin Gun Sirer | 跨链收益桥、亚秒 Finality | “同一资产在多链间迁移套利,会催生链上持续流动。” |
Heath Tarbert (CFTC) | 数字化宏观、原则监管 | “基于原则的协调监管而非逐字审批,才是长久之计。” |
Irene Gao (Bitmain) | 北美矿机多元化 | “美国、加拿大矿场正将算力国籍多元化。” |
Jean-Marie Mognetti | ETF 购物狂潮 | “基金每日买的 BTC>每日产量,价格曲线如何回落?” |
Jimmy Song | 比特币至上主义 | “他币皆骗局,唯有 BTC 是真储值。” |
Joseph Lubin | Web3.0 融合、ETH2.0 | “存储+带宽+价值三位一体,带来新的互联网范式。” |
Mance Harmon | 第二层企业网络 | “令牌化、稳定币、DeFi 汇聚企业级 Layer2。” |
Mathew Yarger | 混合 DLT、物联网 | “从工具视角看,许可与无许可链会混搭。” |
Mike Belshe | 机构托管、万亿资管 | “放心把 1% 资产配置给 BTC 的不只有散户。” |
Paul Brody | 企业以太坊、隐私 DeFi | “Zapp 将在供应链采购订单融资落地。” |
Roger Ver | 牛市惯性 | “年年比年年好,这个定律 2025 继续适用。” |
Samson Mow | 机构潮汐 | “一边是 BTC 登峰造极,一边是 Alt Season 大割韭菜。” |
Scott Freeman | 去中心化衍生品 | “信用协议和期权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战场。” |
Vinny Lingham | 扩展速度决定上限 | “若 ETH L2 无路,Solana、Avalanche 就会分走流量。” |
2025 年四大主线趋势详解
1. DeFi 2.0:机构创设、合规托管、代币化国债
去中心化信贷、再质押、去中心化保险模型将与传统律师事务所、会计师事务所的天然审计流程打通,使 机构托管的合规化 DeFi 成为新蓝海。
关键词:DeFi 2.0、再质押、机构流动性。
2. 央行数字货币(CBDC)+ 稳定币「双轨」:支付革命
央行数字货币与中国香港的 mBridge、欧洲数字欧元、巴西 Drex 等板块构成区域结算走廊,而合规私企稳定币(USDC、EURC 等)则聚焦 C2C、跨境小微企业汇款。
关键词:CBDC、数字欧元、走廊结算。
3. 绿色矿业:零碳排放的「碳中和算力」
北美矿区已大量采用风电、水电、天然气尾气燃烧,并使用区块链碳信用资产 On-chain 验证电量来源,使 “零碳算力”成为 ESG 评价的新硬指标。
关键词:绿色矿业、RWAs(实物资产 Tokenization)、碳信用。
4. Web3.0「三位一体」:存储 + 带宽 + 价值
Filecoin、Arweave、Helium 与 L2 Rollup、跨链桥共建新的数据所有权经济,催生去中心化 Uber、去中心化 Netflix 等 DApp 级体量产品。
**关键词:Web3.0、分布式云服务、数据主权。
FAQ:2025 加密圈最关心的 6 问 6 答
Q1:如果美联储降息,比特币会复制 2020—2021 的暴涨逻辑吗?
A:降息对 BTC 属流动性利好,但 2025 年的散户资金已远少于 2020,更多依赖 ETF、家族办公室和部分国家养老金做增量。核心关键是美元实际利率(名义利率 - CPI)。Q2:ETH2.0 成功合并后,Gas 费还会低于 5 美元吗?
A:分片 + Rollup 双重扩容已将以太坊主网峰值 TPS 提升至 4 位数,普通 DeFi 交互长期低于 0.5 美元。Q3:普通人如何低门槛参与 DeFi,又不被黑客收割?
A:选择通过 合规托管机构或被监管的 CeDeFi 平台 入场,或使用带有审计报告的聚合器,同时务必开启 硬件钱包 + 多重签名。Q4:CBDC 会让我失去金融隐私吗?
A:可编程性意味着央行拥有实时审查权,但若采用 隐私增强技术(zk-Proof、FHE) 可兼顾隐私与监管。各国方案差异大,钱包自愿使用。Q5:绿色矿业会不会推高空投成本,导致中小矿工出局?
A:可持续能源反而降低边际成本(如风电可低至 1.8 美分/度),大型矿场通过售卖碳信用反哺矿工,中小矿工可“抱团”加入矿池共享绿电。Q6:现在入场是否已为时已晚?
A:区块链基建渗透率不足全球 GDP 2%,类比 1995 年互联网渗透率。👉 点此回顾 2021 年 20 位行业领袖的核心金句,找到赛道拐点信号。
小结:过去的投射,未来的桨橹
疫情打开潘多拉魔盒,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成为不少国家、企业和个人的“临时补丁”,却最终演变成“战略底座”。20 位智者的预判彼时如星火,此时已成燎原之势。
2025 年,无论是希望对冲宏观不确定性的普通人,还是意图重新定义金融轨道的巨头,区块链都将是一次必须下注的技术范式转换。
在风口真正到来前,早觉察、早学习、早布局,永远是为数不多真正免费的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