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新加坡加密新政全解读:许可证、零售禁令与DeFi红线

·

新加坡曾被视作亚洲最友好的加密货币中心,但2025年开始生效的新规彻底改变这一印象。新加坡加密监管从“鼓励试验”转向“全面从严”。本文用最直白的方式拆解政策细节、直接指出对普通用户与企业的真实影响,并提供可操作应对措施。

新规一:6月30日前未完成牌照即违规

适用范围

时间节点

违法成本

👉 升级在即,新加坡首批拿到牌照的平台组建了交流群,扫码获取内部标准

案例速览

场景是否必须牌照
新加坡Web3小团队,仅服务海外Airdrop社区✅ 必须
服务器在新加坡,运营主体在海外公司❌ 仅看公司注册地,若海外主体在新加坡无机构,则不受限

为避免踩红线,多家早期项目已迁往迪拜及香港。

新规二:零售用户限制大幅收紧

三大即时变化

  1. 禁用信用卡买币

    • 仅能银行转账或持牌平台提供的合规入金通道
  2. 强制风险测评

    • 首次开单前必须通过MAS官方题库,错题即无法交易
  3. 禁止营销激励

    • 空投、邀请返现、注册奖励全部叫停

投资者资金安全

对于习惯“薅羊毛”的新手,新规意味着需直接面对真实波动;而对于有经验的交易者,平台透明度反而提供了更安心的交易环境。

新规三:Travel Rule与DeFi被纳入严管

Travel Rule全面落地

DeFi前端也在射程内

一句话总结:新加坡官方把DeFi 前端视为“事实上的交易所”,避无可避。

FAQ · 常见疑惑先答

Q1:新加坡还可以随便买比特币吗?
A:可以,但必须在MAS牌照平台购买,且不能用信用卡;想参与正规场外OTC,请务必查看平台牌照编号。

Q2:小型NFT项目是否需要牌照?
A:若你在新加坡注册并于Discord向海外社群售卖NFT,即属“向境外提供数字代币服务”,需申请DTSP,除非你能证明“纯艺术品,不可流通二级市场”。

Q3:用海外交易所的APP会被抓吗?
A:用户本人目前无法律风险,但若继续向新加坡IP推广且未持牌,平台会被MAS起诉,未来可能关停在岛国的通道。

Q4:新加坡以外的公司能否帮新加坡客户?
A:若你主体在海外且无新加坡实体,原则上不受新规约束,但MAS会在海关、牌照合作国家之间互通白名单,落地引流需额外税务与合规成本,实操难度很大

Q5:6月30日前能否加急申请?
A:MAS官方明确表示“ Lettres de non-objection(无异议函)”已停止发放,且审批极严,提交后需接收现场审计、现金流穿透、董事背景调查,平均耗时6-9个月。

Q6:旅行规则是否会泄露隐私?
A:新规要求信息仅向牌照VASPs披露,MAS并不直接接收,因此链上地址与实名尚未公开。但真正的大额转账仍建议分散时间与金额,降低曝光度。

实用建议清单

写在最后

新加坡以“循序渐进、一次收紧”的方式宣告过去的狂野时代结束。加密监管不再是可谈判条款,而是企业必须奉行的“生存门槛”。顺势而为,拥抱合规,才能抓住下一轮牛市真正的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