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拆解下一轮牛市布局逻辑:公链打响价格战、DeFi蓄势待发、Web3应用破圈在即。
与传统股市里的“科技板块”“金融板块”类似,Web3 世界也可以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、交互工具与协议、去中心化金融、Web3 应用与其他四大板块,把庞杂项目拆分成一张易于阅读的“世界地图”。本篇从投资人注意力有限的角度,给出一份短中长期布局路线图,并穿插常见疑问,帮助你在下一轮牛市来临前完成踩点。
一、给资金做减法:先砍掉“交互工具”板块
交互工具与协议(钱包、中心化交易所 CEX、链上数据浏览器)的确是 Web3 流量入口,问题症结在于:
- 主流项目仍以股权形式融资,不在链上发币。
- 代币投资人无法分润企业成长。
因此,普通币圈投资人可直接剔除该板块,把精力留给代币可直接捕获价值的三大阵地。
二、短期(0–2 年):重仓“区块链基础设施”
关键词:Layer 1、Layer 2、Gas Fee、TVM 增速
为什么 2025 年仍是“公链价格战”?
- 以太坊凭 Layer 2 扩容,暂时坐稳 TVL 60% 以上,但高并发场景、高昂 gas 仍是痛点。
- Solana、BSC、Avalanche、Cosmos 及多条互操作链正在以极低手续费抢市场。
- 公链原生代币最确定性的需求来源:所有交易都“燃烧”gas → 供需直接抬升币价。
布局小贴士
- 📈 关注吞吐量、用户增长曲线和开发者活跃指数三条硬指标。
- 📈 “轻节点方案”“并行行EVM”概念正在被重写,值得跟踪早期测试网。
👉 抓住下一轮「高性能公链」提前埋伏,先学这三条链的技术亮点
三、中期(2–3 年):All in “去中心化金融”
关键词:DeFi、流动性再质押(LST)、衍生品、RWA(Real-World Asset)
五大赛道抢先看
- DEX:AMM + 中央限价簿融合升级,交易深度 × 资金效率双重优化。
- LST:以太坊上海升级后,ETH 质押衍生赛道已成 TVL 第二大板块。
- 借贷:模块化借贷池、可变清算线降低系统性风险。
- 衍生品:永续合约链上持仓量翻倍,期权、结构化收益产品萌芽。
- RWA:国债、地产、应收账款一股脑“上链”,机构资金流向透明审计。
RWA 的想象力在于:链上 10 亿美元资产规模 ≈ 传统固收 1% 的试水,一旦监管明晰,指数级放大流动性闸门。
布局小贴士
- 盯“链上真实资产审计报告”。谁公开最密集、伙伴最硬核,谁就有空投或治理代币优先权。
- 关注“负费率”新玩法:部分衍生品交易所已推出做市负费率,降低高频成本。
四、长期(3–5 年):押注“Web3 应用”真正出圈
关键词:SocialFi、GameFi、NFT、DAO、Vision Pro、混合现实
出圈三要素:技术、受众、玩法
- 技术齐备:Vision Pro、高通 XR2 Gen3、英伟达 Grace Hopper 超算让 4K 120fps 云端渲染成为标配。
- 受众爆发:TikTok、Instagram 间歇性“挂链”头像功能,为 NFT 化身份做普及教育。
- 玩法迭代:全链上即时结算游戏、嵌入 DAO 治理的共创模式,让创作者经济多一层收益选项。
“元宇宙”不再是大厂独家故事;小团队用 L2 的廉价 gas,就能把 10 万人同时在线的虚拟演唱会跑几小时。
布局小贴士
- 先做“回头看”:复盘上一轮牛市的 Axie、StepN,拆解留存率差异。
- 再做“抬头看”:全链游戏、AI 驱动的动态 NFT、链上协同创作 DAO,三个实验场最值得分批建仓。
常见问题 (FAQ)
Q1:只看这几个板块会不会错过下一波 GameFi Alpha?
A:若项目没有代币、仅做传统融资,就无法共享超额收益。先用“是否存在可流通且上涨逻辑的代币”筛掉 80% 噪音,再用技术与叙事挑 Alpha,反而更快。
Q2:怎么判断 Layer 1 是否已经泡沫化?
A:关注 TVL/Fees 比值 > 500,即高估值、低真实使用;结合 开发者月活跃数 和 日交易笔数 在短期内无增长,泡沫信号亮红灯。
Q3:RWA 的监管风险在哪?
A:主要有两大维度:链下资产的权属确权(破产清算顺序)、链上映射的合规审计。建议选择已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持牌信托有合作的协议。
Q4:钱包赛道真的没有机会了吗?
A:发币概率低,但并非零。钱包壳子叠加“意图交易”“合约钱包”作为支付、社交枢纽,有可能把手续费和社交活动本身“代币化”。可作为观察仓,不设重仓。
Q5:Web3 应用的具体持仓比例如何?
A:一个可操作的样本:总仓 100% = 基础 40% + DeFi 40% + 应用 20%。“应用”部分优先埋伏“长坡厚雪”赛道(SocialFi DAO + AI GameFi)以防价值回归。
实操:我的个人仓位与跟踪清单(仅作思路)
| 板块 | 代表标的 / 概念 | 仓位上限 | 跟踪指标 |
|---|---|---|---|
| 基础 | 高吞吐 L1、ZK L2 测试网 | 40% | 周活跃开发者、Gas 消耗增长率 |
| DeFi | 衍生品 DEX、质押 LST、RWA 协议 | 40% | TVL 月复利增速、收入通证化比例 |
| Web3 应用 | 链游平台 NFT 交易市场、DAO 治理 | 20% | 日活用户成长、交易笔数环比 |
👉 想了解我正在打勾的27个项目完整研究框架,点击这里一步到位
写在最后
Web3 的诱人之处,在于信息尚未完全对称。监管落地、用户教育完成后,传统金融的平均收益将抹平门槛。所以:熊市蹲坑练基本功,牛市第一时间往“价值放大器”里冲,就是对抗熵增的最大路径。祝你早早上车,从容布阵下一轮周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