宏观经济逆风 + 市场交投低迷,双面夹击下的成绩单
第三季度,比特币、以太坊两大加密资产价格在 5.5 万至 7 万美元的狭窄区间震荡,成交量萎缩,连带着 “加密货币交易所”Coinbase 的交易业务重感冒。财报显示:
- 总营收 12.1 亿美元,环比下滑 17%,低于市场一致预取的 12.6 亿美元;
- 稀释每股收益(EPS)仅 0.28 美元,与分析师眼中的 0.40 美元相去甚远;
- 盘后股价瞬间跳水 4%,市场情绪跌至冰点。
这些数字突显了 加密货币交易营收 对价格敏感度的极高杠杆效应:当行情不再“惊心动魄”,交易所的核心引擎便熄火。
业务拆解:零售 vs 机构,订阅 vs 交易
| 业务板块 | 金额(亿美元) | 同比变化 | 环比变化 | 关键词洞察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零售交易营收 | 4.83 | +98% | -27% | “散户活跃度” |
| 机构交易营收 | 0.55 | +98% | -27% | “机构流动性” |
| 订阅与服务 | 5.56 | +66% | -7% | “非交易收入多元化” |
| 稳定币利息收入 | 2.47 | +43% | +3% | “USDC储备利息” |
订阅与服务虽有韧性,但 10 月 ETH 再下探 10%,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,公司预计 Q4 这项收入将持平于 5.05–5.80 亿区间,基本踩了刹车。
稳定币成“隐形护甲”,却难敌利率下行
值得玩味的是,USDC 利息分成让 Coinbase 尝到了 “稳定币”杀手级应用 的甜头:
- 与 Circle 五五分成后,Q3 入账 2.47 亿美元;
- 若美元利率持续走低,这笔意外之财或将缩水,也成为 “利率风险” 的新变量。
👉 想了解如何在市场冷淡期精准捕捉高息雪球?点击揭秘低风险套利逻辑
管理层喊话:寒冬更长,但 10 亿美元回购表决心
面对市场质疑,Coinbase高层祭出 10 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,试图用真金白银表态——
“我们依旧看好长期 加密货币合规化 与 Web3入口 的定位。”
然而,回购刺激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:相比去年,如今交易所赛道内卷更为惨烈,NFT、DeFi、合约衍生品各显神通,单一事件难以扭转 “投资者对高波动收益的期待” 与 “实际市况低迷” 的落差。
未来展望:第四季度能否翻身?
简单总结 Q4 的三大变量:
- 价格催化剂:FOMC 决议、ETF 资金流入或大选落地后避险需求升温;
- 交易量催化剂:ETH 生态升级能否实质性提升链上活动;
- 非交易收入催化剂:链下支付、机构托管费率的谈判进展。
若三大变量均未兑现,“加密寒冬” 恐将延长,数字资产交易所 不得不继续勒紧裤腰带、缩减烧钱业务,或展开新一轮跨界合作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问:Coinbase 能否仅靠稳定币利息维持盈利?
答:短期可以缓冲利润表,但利率下行风险、监管上限和竞争加剧都会压缩空间,单靠 USDC利息 难撑起整条船。
问:机构交易同比大增,环比却下滑,原因是什么?
答:大型基金在牛市初期(2023Q1)集中建仓,之后进入“躺平”阶段;高净值用户当前更趋向于观望或转至衍生品,导致现货交易量滑坡。
问:Coinbase 在中国香港或新加坡扩张有无新动向?
答:公司官方口径依旧“研究阶段”,考虑到 监管合规成本高企,具体落地时间表并未更新。
问:美国大选对 加密货币价格 有多大影响?
答:若出现明确友好的加密监管方案,可能带动 比特币波动性 提升,进而刺激 交易营收 复苏;反之则延续滞胀。
问:普通投资者可否抄 Q3 业绩的底?
答: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与对 Q4 三大变量的判断;“我不会给人投资建议”,但建议关注 持仓安全和资产分散 原则。
结语:冬天未去,生存靠内功
从 Coinbase财报 中,我们看到 “成交缩量” 与 “订阅营收停滞” 的双重阴影,也印证了加密市场“靠行情吃饭”的宿命。不论牛市还是熊市,交易所的核心命题始终是流动性、安全与合规。 下一个周期,谁能把 “交易体验” 做得丝滑、把 “合规壁垒” 筑得更厚,谁就能在融冰之春率先回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