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會首批核准:三大銀行试办比特币托管业务全解析

·

政策落地:台湾正式迈入“合规比特币托管”时代

金管會于昨日(19日)公告,核准中国信托商业银行、凯基银行、联邦银行等三家银行试办 比特币托管。试办期限 6 个月,最大风险敞口上限 2,000 万美元,折合新台币约 5.9 亿元。此次试办不仅是台湾金融史上的创新之举,更标志着 虚拟资产托管 正式纳入监管沙盒测试。

早一点时间,金管会在 2024 年底推出“虚拟资产托管业务”主题式试办,并于 2025 年 1 月开放业者可递件申请。首批者:中信银、国泰世华银、凯基银、联邦银——现仅国泰世华尚处审查阶段,其余三家已先行通关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至少还有两家民营银行已内测技术架构,后续递件呼声高。

为什么这次是“托管”而非“交易”?

对于仍把 加密货币 与“投机”画上等号的投资者,先厘清政策边界尤为重要:
此次三家业者是获许可“托管”,并非替客户买卖比特币。简单说,就是把用户手中的比特币“寄存”进银行级别安全体系,以换取保险金库等级的防护和更高的信任背书。

目前市场痛点在于:

银行介入 比特币托管,正是为了把交易与存放功能拆分,让交易所专注撮合,银行专注防护,系统性风险明显降低。

👉 想知道如何在银行级安全体系下安心持有比特币?

银行的“虚拟金库”长什么样?

金管会虽无硬性规定技术细节,但目前已普遍采用两大核心架构:

  1. 离线冷钱包托管
    将私钥储存在完全断网的硬件设备,需多签+生物识别才能撮用。
  2. 私钥分片(Sharding)方案
    一串私钥拆成多片,分别存在 云端加密模块 (HSM)银行机房客户本地,任何单一节点被攻破都无法复原完整密钥。

银行局副局长王允中表示:“目前已获准的三家银行,100% 采用第二种模式,以降低单点失败风险。” 换句话说,客户想取出比特币,需通过银行与交易所串联的多道审批,等同于把家里的保险箱移交银行金库,却仍握有自己钥匙的一部分。

据内部人士透露:
“当客户要提币时,需用手机 App 执行人脸识别+动态 OTP,再由银行端与交易所比对分片密钥,流程走完最长 2 小时,但成功阻断 99.7% 的非本人盗提尝试。”

试办期间六大观察指标

六个月后,金管会将以 量化 + 质化 双维度检视试办成效:

法规若认为“可行”,下一步才会启动正式修法;若仍有问题持续浮现,延宕的第六家申请者可能又得再等一轮。

👉 如何在试用期内抓住机会布局资产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
虚拟资产托管对谁最有利?

角色利得需求场景
银行低风险的 托管手续费附加财富顾问服务打破传统利差依赖,可在牛市期间赚取稳定 0.4%–0.8% 的资产管理费
交易所降低自托管压力,减轻黑客靶子形象大额持仓客户 迁至银行,专注交易撮合
投资人机构级安全+ FCC 保护存款保障延伸想象企业财报需审计比特币持仓,银行托管报告可直接披露给会计师

举例:
交易所 A 目前托管客户资产 3000 BTC,若全部迁入银行托管,银行可收取年化 0.5% 费用;以 5 万美元均价计算,银行每年稳收 75 万美元手续费。该数字虽不起眼,但只需对接 API、人力成本低,还能锁定高净值族群,成为未来 NFT 托管、DeFi Staking 托管的入口。

可以看懂的常见问题 FAQ

Q1:我的比特币仍放在交易所,现在立刻要搬迁吗?
不用。试办仅限“新开户”。旧资产若想转入,需先走交易所内部提币流程,再到银行开设托管户,技术对接需 1–3 天,可随时撤销。

Q2:万一银行倒闭,币会不见吗?
银行把比特币托管视为“信托资产”,与自有资产分离;万一倒闭,将由清算人把币归还。但金管会尚未明确是否比照“存款保险”,后续需看台版加密货币特别条例能否通过。

Q3:托管期间还能领利息吗?
不能直接生息。若未来开放 BTC 质押借贷DeFi 通道,利息权益可再研议。现阶段仅为“安全存放”。

Q4:如果银行被黑客攻破怎么办?
通过私钥分片技术,黑客须同时攻破银行、交易所、客户三方系统,机率趋近于零。银行亦有投保“网络安全责任险”,理赔范围将列示在托管合约。

Q5:一般小资族会被拒于门外吗?
目前三家业者尚未公布最低门槛,但内部测试均以 1 BTC 为门坎。业界预估正式上线后或下修至 0.1 BTC(约 100 万台币以内),以满足普罗大众参与。

Q6:试办结束后,费用会涨吗?
若通过率佳、竞争者增加,手续费大概率下跌;反之高院围墙更高、牌照稀缺,银行掌握议价权,费率反而可能上调,早早卡位总有好处。

市场展望:托管赛道将迎来三大变量

  1. 技术迭代
    多签+MPC(多方安全计算)预计会成为下一轮升级版本,既保持冷钱包等级安全,又能实现分钟级提币。
  2. 产品捆绑
    把托管、税务报表、家族办公室服务打包,做成“高净值加密套餐”,复制传统私人银行模式。
  3. 跨链互操作
    以太币、SOL、USDT 等主流资产若能纳入托管范围,银行可升级为“全链托管中转站”,为企业 Treasury 提供一站式加密财库解决方案。

从 2020 年“加密货币只能放在交易所”到如今“可放银行冷钱包”,台湾金融市场用了五年走完欧美七年的历程。随着 比特币托管 迈出合规第一步,下一步或将直接挑战传统证券集中保管的既有逻辑——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