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障全景回顾
在2021年1月12日,欧易永续合约出现两次临时停盘:15:19 与 17:36(HKT)。虽然两次故障都属升级引出的连锁反应,但触发路径不同、修复时长各异,总结如下。
第一次停机:15:19 的TBT频道异常
14:30 按既定计划对永续合约进行例行系统升级,14:41 升级完成并恢复交易。
14:42 监控系统捕获到TBT深度数据推送中断的异常信号,立即启动应急响应。
15:19 为避免行情失真,暂停永续合约交易并快速定位配置错误。
15:39 配置修正,数据流恢复,交易重新开放。
关键词自然植入:永续合约、系统升级、交易暂停、恢复交易、行情数据、监控系统、应急响应、修复时间。
第二次停机:17:36 的WebSocket联动异常
17:00 启动 WebSocket 推送系统升级,17:32 升级完成。
17:33 共用组件因版本兼容问题导致永续交易事务被打断,再度告警。
17:36 临时维护再度拉闸。
18:10 问题根除,交易服务全面回归。
两次故障合计给用户带来的停盘时间不足一小时,但足够提醒我们:任何“看似确定”的升级都必须经过灰度验证、回滚脚本、双签复核的铁律。
👉 深入了解永续合约系统升级的必看细节,五分钟搞定部署与回滚防线
我们的稳定性升级路线图
要在一个7×24的市场提供永续合约服务,零停机永远只是理想值。真正值得投入的是“把停机率压向无限接近零”的工程文化。以下三条主线将贯穿全年研发节奏:
1) 工程质量:从单元测试到真实盘口压力场景
- 新增功能强制锁仓两周模拟盘跑分,延迟、撮合撮合成功率、深度扩散面积须达阈位95%以上。
- 线上事故全部入库,72小时内生成复盘报告+自动化测试用例。
- 对最受关注的交易延迟、爆仓触发精度等关键指标,引入基于历史盘口回放的混沌工程注入。
关键词:工程质量、测试体系、模拟盘、混沌工程、爆仓触发、交易延迟。
2) 架构演进:多活与高可用
- 多地域容灾已在北京、法兰克福、圣保罗三地机房完成实时主备切换演练。
- 关键服务通过无状态化拆分,可在5分钟内完成热迁移,确保永续合约深度数据不丢、资金不断、行情不跳。
- 升级窗口缩短到10分钟以内,通过蓝绿发布策略把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👉 一文看懂永续合约高可用架构:蓝绿发布、热迁移、无状态拆分实践
3) 热更新与灰度验证
- 无状态逻辑全面支持滚动热更新,用户无感知推送修复版本。
- 灰度采用“十万分之一用户—百分之一用户—全量”的阶梯策略,十万分之一阶段只接受API高频交易用户入组,放大流量边缘场景。
- 灰度上线后,30秒内监控系统实时对比撮合延迟、价差漂移、资金费率误差三项核心指标,若偏移>1‰立即回滚。
关键词:热更新、灰度验证、回滚机制、资金费率、价差漂移、撮合延迟。
实时获取最新系统状态
如果你热衷把风险控制在决策之前就需了解实时系统公告:
| 通道 | 获取方式 |
|---|---|
| 故障与升级公告 | Status 页面 |
| API实时推送 | 订阅 system/status 频道即可获得 JSON 通知 |
| 社群提醒 | 加入官方社群,重大事件前会@全员盯盘提醒 |
FAQ:永续合约稳定性的热门疑问
- Q:为何升级会引发行情断链?
A:升级过程中,新版配置对TBT播发通道做了重命名,导致上游推送失败;属于配置漂移而非代码 bug,已在发布前增加自动化配置 diff。 - Q:短时停盘对我的仓位有什么影响?
A:永续合约系统停盘期间保证金率与强平机制被系统冻结,不会触发强制爆仓;只有当恢复交易后价格波动才有可能触发下一步风控。 - Q:下次升级还会停盘吗?
A:2025年起所有核心升级采用蓝绿+灰度策略,理想目标是“零窗口”升级,仍需在最后阶段验证撮合基准,一旦验证无异常即可即刻替换。 - Q:如何提前收到维护通知?
A:API用户订阅 system/status;普通用户可关注 Status 页面 RSS;若想第一时间获得,直接加入 Telegram 官方公告群即可秒级接收推送。 - Q:如果仓位在停盘前已接近强平线会如何?
A:风控引擎在停盘前已自动标记风险等级,停盘期间不刷新价格,因此不会立即爆仓;但若恢复后价格波动方向不利,风险触发速度会加剧,请提前补充保证金。 - Q:欧易是否引入保险基金应对极端行情?
A:永续合约与交割合约共享风险准备金池,当前余额约3.2亿美元,由系统盈利与部分手续费收入自动注入,极端穿仓先行赔付用户。
永续合约作为高杠杆衍生品,其实时深度、撮合延迟、风控精度是用户最敏感的指标。欧易承诺持续迭代,让每一次升级都成为稳定性、透明度和用户体验的正向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