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quity:抵押率110%的去中心化稳定币究竟强在哪里?

·

LUSD、去中心化稳定币、Liquity协议、超额抵押、清算机制、LQTY代币、资金效率

1. 三分钟速览 Liquity


2. 为什么 LUSD 被视为“下一代 DAI”?

2.1 价格稳定机制:真正的“硬锚定”

绝大多数稳定币依赖市场自发的“软锚定”,而 Liquity 直接把套利区间写成代码:

👉 想要亲手体验在极端场景中LUSD如何自我平衡?立即查看实时模拟器

2.2 三重清算机制详解

触发顺序机制名称作用对象参与角色
第一层稳定池清算抵押率 < 110%任意清算人 + 稳定池 LP
第二层债务再分配稳定池 LUSD 不足全员仓位的抵押品/债务重新平衡
第三层恢复模式系统总抵押率 < 150%对抵押率 < 150% 的仓位进行批量清算

2.3 资金效率与用户收益

👉 新用户如何用小仓位抢先体验稳定池?一次操作掌握所有技巧


3. LQTY 经济模型:没有治理,也能捕获价值

3.1 代币供给与解锁

3.2 价值捕获逻辑


4. 赛道竞争对比:LUSD vs DAI

维度LUSDDAI
抵押率110%起150%起(ETH-A)
清算即时+稳定池英式拍卖,6 小时窗口
利息0浮动利率,由治理投票
去中心化程度仅 ETH,硬编码USDC 占比超 60%,治理灵活
治理无治理 → 算法硬规则MKR 持币人投票

Liquity 用“无治理、极简参数”换取极端可预测性;Maker 用“民主治理”保持灵活,却牺牲部分效率与去中心化。谁能长期胜出,仍取决于「用户心智 + 场景渗透」。


5. 风险与未来展望

主要风险

  1. 预言机单点失效:即使 Chainlink→Tellor 双签+自动切换,单资产喂价仍是潜在隐患
  2. LUSD 出镜率低:90% LUSD 仍在系统内循环,外部 DeFi 场景接棒速度决定天花板
  3. 后来者替代:如出现锚定一篮子资产的“抗通胀稳定币”,用户迁移成本远低于高抵押借贷切换

运营关键点


常见问题 FAQ

Q1:110% 的抵押率会不会太激进?
A:正是 110% 让资金效率最大化。协议用三重清算兜底,历史数据已证明极端行情下的稳健表现。

Q2:没有治理权限,未来如何升级?
A:核心参数写在不可升级合约。如需重大改进,只能通过分叉推出 V2。Liquity 把“确定性”放在第一位。

Q3:LQTY 的抛压来自哪里?
A:主要是稳定池早期挖矿产出,2022-04 还有团队和投资人解锁。稳定质押池和外部收益场景会承接——长期看需求与放出速度同步上升。

Q4:为什么系统越稳,LQTY 反而赚不到钱?
A:收入源自铸、赎费,行情平稳时需求减少。也就是说,LQTY 不仅看涨 ETH 价格波动,也看多“信心危机—赎回潮”带来的手续费高峰。

Q5:LUSD 如何脱离 Liquity 内部循环?
A:目前 10% 已流向 Curve 3pool,Yearn、Instadapp、Bancor 等陆续集成。链上稳定币 MVP 路径→ 不断吸收外部流动性池。


结尾

短短 90 天,Liquity 用最简洁的代码定义了“高效 + 稳定”的新范式。过往中心化稳定币靠巨头信用,DAI 用 DAO 机制迭代,而 LUSD 干脆把答案写死:110% 抵押率、110% 气度、0% 妥协。

但技术领先优势只是门票,网络效应才是决斗场。LUSD 能否突破冷启动瓶颈,跻身稳定币top5,下一章如何走向多链与机构场景,一切仍待时间给出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