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na与UST为何一夜之间近乎归零:稳定币的信任危机全面复盘

·

2022 年春季,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断崖式下杀,加密货币市场同样无法独善其身。短短 8 天内,Luna 从 116 美元暴跌至 0.0001 美元,跌幅高达 99.999%。与 Luna 呈“双子星”关系的稳定币 UST,则在一次 脱锚危机 中跌破 0.2 美元,从而宣告这枚总市值曾排全球第三的“稳定币”轰然倒下。本文结合资产储备、算法机制、Anchor 19.5% 超高存款利率三条主线,逐一拆解 稳定币风险 的来源,并回答投资者最关心的 死亡螺旋庞息诱惑如何避险 三大核心问题。


Luna 与 UST:算法稳定币的双币体系

1. 双币套利机制的设计逻辑

UST 与美元保持 1 美元挂钩,本身没有任何法币储备,而是借助 Luna 的“双向销毁铸造”模型来实现 锚定

假设 Luna=10 美元,则 1 枚 Luna 可铸造 10 枚 UST;若 Lun=100 美元,则可铸造 100 枚 UST。此设计的初衷是让市场通过 套利交易 自动修正 UST 价格。

理论上,这套 无储备算法稳定币 可实现完全自动化的锚定效果。

2. 盖不住的两大漏洞

👉**为什么这场暴跌一天就完成?答案藏在这套单腿走路的储备机制里。](https://www.okx.com/join/8265080)


Anchor 19.5% 利息:光鲜的收益率为何不可持续?

收益与资金错配

Anchor 协议是 Terra 官方推出的 DeFi 存贷平台,向 UST 存款人支付固定 19.5% 年化利率,远高于市面平均 3% 左右的稳定币存款收益。

简单说,稳定币高息并非来源于实体经济回报,而是 项目方补贴。一旦补贴断流,庞息质疑 扑面而来。

吸金效应:UST 市值 50 倍膨胀

高息直接带来存款“雪球”:2021 年 6 月为 2.85 亿枚 UST,到 2022 年 5 月已逼近 141 亿枚。UST“吸血”越猛,对 Luna 的买入需求越大,从而 不断拉高 Luna 市值。看似繁荣,实则在为日后 市值错配 埋下地雷。


启示:三种主流稳定币的真实风险等级

类型机制典型代表关键风险
法币储备每币 1:1 于美元、美债等外部资产USDT/USDC储备不透明,审计缺失
加密资产超额抵押BTC/ETH 1.5–2 倍锁定DAI市场暴跌时被清算,连环下跌
算法无储备以链上资产自生代储备UST死亡螺旋、市场情绪与信心依赖性极高

在项目方一次次间断性补仓后,UST 的储备依旧缺乏 外生优质资产。纵观历史,每一轮挤兑最终都会回到“流动性短缺”这个根节点。👉从 DeFi 到 CeFi:高息存款还能投多久?戳这里看懂资金缓冲概率模型


全流程复盘:UST 脱锚与死亡螺旋 48 小时


FAQ:关于 Luna/UST 最大的 5 个困惑

Q1:曾买下价值 30 亿美元 BTC 的 LFG,为何没能救回 UST?

买入 8 万枚 BTC 的确大幅提升 “储备含量”,但 BTC 价格同期也随风险资产同步下跌 30% 以上,实际「可抛额度」远小于预期。同时兑换窗口每日 1 亿美元上限,让抛售被卡死。

Q2:Anchor 为何宁愿贴钱也要给 19.5% 的高息?

现金流折价获客是互联网公司的常见玩法,DeFi 将其放大:用补贴换用户、用用户数换市值。Luna 市值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足以覆盖补贴,但在市场掉头向下时,模型瞬间坍塌。

Q3:是不是以后所有算法稳定币都会归零?

不绝对。但经验告诉我们:若无外生优质资产保底,任何纯算法稳定币在金融恐慌面前,都会遭遇 信心阈值 被击穿。稳健投资者需重点检查储备资产与流动性深度。

Q4:普通投资者如何快速识别高息庞息

盯住 “收益来源”
– 能不能用可验证的真实业务收入覆盖利息?
– 是否长期依赖新用户注资?
– 如果今天断掉补贴,净值还能不能打平?

Q5:未来稳定币如何平衡透明度与稳定性?

三条路径正在演进

  1. 链上实时储备证明(PoR 实时审计)
  2. 多币种、国库级别资产背书
  3. 监管沙盒许可,引入传统托管行托管美元现金账户

小结:理性看待“稳定”二字的含金量

历史已经反复证明,加密世界不缺 高收益的故事,缺的是 长期可持续的账本。当下一次高息诱惑袭来,不妨先问自己一句:这笔钱到期还能还我吗?


关键词自然分布:稳定币、UST、Luna、算法稳定币、死亡螺旋、Anchor、高息存款、储备资产、去中心化金融、崩盘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