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以太坊主网 Gas 费创新低:L2 Rollup 究竟还要解决哪些关键痛点?

·

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始终存在——去中心化、安全性、可扩展性。即使主网 Gas 费降到五年低位,这三者也仍是一出「跷跷板」游戏,而 Rollup 的战场决定了它必须把板子抬得更高。

一、主网便宜不等于问题被完全破解

不少开发者指着 2~3 Gwei 的数值惊呼:直接回 L1 做交互,不是更香吗?
短期内,钱包端的「痛感」确实减轻,但这只是终端体验的短暂镇痛。真正的瓶颈隐藏在别处:

简言之,主网便宜并不等于主网无限容量,这也是 Rollup 仍需存在的第一性理由。


二、Based Rollup:把排序权交回 L1,重新平衡三角

1. 给去中心化「补一块拼图」的标准 OP Rollup

大多数 Rollup 采用中心化排序器:排序器决定交易的先后 = 排序器拥有了 MEV 支配权。
于是出现了 Metis、Espresso 一众「去中心化排序器治理」方案,但终究还是多了一个额外网络。
Based Rollup 的解决思路异常简洁:直接让 L1 的验证者和区块构建者来排序 L2 交易,排序这件事从此由以太坊主网兜底。

2. Based Rollup 的工作流程(极简版)

  1. 搜索者在 L2 Pool 中选择交易,打包给 L2 Builder。
  2. L2 Builder 打包出完整的 L2 区块,同时准备证明数据。
  3. L1 Searcher | L1 Builder 将该 L2 区块的「指针」塞到自己正在构建的 L1 区块里,等主网共识完成即可。

把代价折算一下:

3. 获得的好处显而易见

👉 跳转查看 Rollup 最新代币激励与手续费对比数据。


三、案例解析:Taiko 的「两步棋」从 Based 走向 Booster

Taiko 主网已稳定运行 12 个月:

而下一阶段「Booster Based Rollup」的想法更激进:

换句话说,未来你手里的 ETH 主网钱包地址,自动就是 L2 钱包地址,连跨链桥都可省略。


四、Rollup 仍要回答的终极拷问

痛点传统 L2Based Rollup 新路径
排序器中心化仍需治理 Token、选举、轮换直接复用 L1 的验证器
MEV 治理项目方 vs 社区持续拉扯无排序权,也就没有 MEV 争议
主网回滚风险超发、无效退出需托管 ProofL2 块即 L1 块,存活于同一共识层
复杂治理流程频繁升级导致合约风险几乎没有升级需求,天然极简架构

表面上看,主网便宜似乎是 Rollup 的催命符;实质上,只要三层需求还在(低费用、去中心化排序器、可扩展性),任何忽视 Rollup 之后建设的人,都可能在下一轮牛市被堵红眼。

👉 一览主流 Rollup 升级时间表与潜在空投活动。

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
Q1:Gas 费如果长期低于 1 Gwei,L2 是不是会失去用户?
A: 不会。Gas 只是冰山一角,Rollup 解决的「高并发」才是根本。哪怕目前 L1 费用趋零,每秒 15 TX 的硬顶也无法满足高峰期 10 万次拆单需求。

Q2:Based Rollup 是否意味着 Taiko 这类项目没法收费盈利?
A: L2 可以转向「数据可用性服务费」或「链下计算补偿」的商业模式,甚至空出排序器收入空间作为生态 Grants,照样获得可持续现金流。

Q3:运行全节点会不会更难?
A: 恰好相反。Based 设计把状态根与交易数据仍放在 L1 随块同步,任何人只需运行主网全节点,即可验证 L2 共识,无需额外客户端。

Q4:用户如何感知区别?
A: 体验几乎零门槛。唯一变化是提款时间从 7 天缩短到 1 个 Slot(12 秒)。钱包 UI 甚至可以将「L2 余额」直接合并到「ETH 余额」显示,无需切换网络标签。

Q5:其他 ZK Rollup 会不会跟进 Based 方案?
A: 难度在于批量证明时必须兼顾 L1 区块时间,ZK 电路目前尚未完全匹配,但多条 ZK 系团队已将 Based 视为路线图内选项,预计 2026 前会出现早期测试网。

Q6:Booster Based Rollup 有什么风险?
A: 镜像合约与主网合约状态完全一致,意味着所有主网漏洞会立即映射到 L2,使用初期需要渐进式灰度部署,或引入可挑战回滚机制作为软性保险。


总结一句话:Layer2 并不仅是「为了帮你省几块 Gas 费」的小弟弟,而是长期为了让以太坊在去中心化、安全、扩展性之间引来真正的终极解法。下次再听到「Gas 都低至尘埃了,还用 L2 干嘛?」——你大可以会心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