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合法化后的乌克兰全景观察:机会、挑战与下一步

·

法案落地,乌克兰区块链生态迎来“分水岭”

2021年9月10日,乌克兰正式通过《虚拟资产法》,将比特币(BTC)及同类数字资产认定为“合法的无形财产”。从法律概念到具体条款的落地,这一政策使乌克兰在全球加密货币地图上迅速进阶:据区块链数据分析平台 Chainalysis 报告,乌克兰的 BTC 采用率已跃居世界第四。
这部框架性法案的最大意义,是在原本灰色地带的业务与监管之间划出了清晰界线——法院可据此保护个人及企业权益,税务机关获得征税依据,加密企业终于能够开设银行账户并在阳光下运营。

关键条款拆解:比特币在乌克兰“能做什么”与“不能做什么”

可以仍然受限
✅ 个人与企业合法持有、买卖比特币❌ BTC 不能用来直接支付咖啡、房租
✅ 加密公司开设银行账户、受法院保护❌ 暂不能以 BTC 兑换劳务、房产
✅ 可注册加密交易所、托管、资管等服务❌ 采矿行业尚无针对性监管文件

👉 点此了解比特币在乌克兰缴税的最新门槛与计算方法

在政策红利的首批受益者中,活跃的从业人数已突破100家平台与初创团队,焦点集中于资产管理、能源套利与跨境支付三大场景。

市场机会:能源过剩与资本洼地的“化学反应”

乌克兰矿产资源与可再生机组的装机容量高达 55GW,但工业衰退造成用电缺口,真正运行的仅约 20GW。核电站在此扮演关键配角:

借助零排放且稳定的核能,将数据中心毗邻电站直接供电,能为矿工与云算力服务商一次性解决:

  1. 低廉而长期的电力成本
  2. 核电站冗余电量的变现通路
  3. 政府可收取额外增值税与所得税

👉 算力与电价优势一览,看看乌克兰矿工的真实收益
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
Q1: 乌克兰普通家庭现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合法购买比特币?
A: 需先在持牌交易所完成 KYC,绑定格里夫纳本地银行账户或国际 SWIFT 渠道。购买后可转入自担私钥的冷钱包,或交由持牌托管方保管。

Q2: 对外国公司来说,在乌克兰设点需要哪些许可证?
A: 基础要求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(VASP)许可,视业务模式再细分:

Q3: 法案生效后,比特币收益如何纳税?
A: 官方草案倾向“资本利得”路径,净仓位增值部分按 5% 统一税率,每年结算一次,交易所内部撮合无需预扣。

Q4: 比特币支付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何时能看到?
A: 央行与数字转型部已成立联合工作组,研究“可兑换白名单”方案。第一阶段可能面向外贸 B2B 结算开放,时间窗口预计在2025-2026年落地试点。

Q5: 乌克兰对比特币矿业是否会有额外激励?
A: 数字转型部曾探讨免除数据中心设备进口关税、前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,但仍在财政部评估阶段。

Q6: 新法律对 DeFi 或 NFT 项目是否同样适用?
A: 现阶段法案定位“可替代虚拟资产”,NFT 与链上治理代币尚未纳入。后续修正案将评估其系统性风险后再分类监管。

未来变量:税收细则、央行数字货币与地缘政治

乌克兰财政部计划一步到位地“精确制导”——在 2025 年底前敲定虚拟资产征税操作手册,包括:

与此同时,乌克兰央行正在并行开发 e-Hryvnia(数字格里夫纳),定位于零售央行数字货币(CBDC)。未来的开放策略不排除让 e-Hryvnia 与合规稳定币甚至中心化交易所直接打通流动性,从而将居民日常消费场景引入链上经济。

结语:从“灰色地带”到“战略赛道”

正如此次受访企业家 Sergey Tron 所言,虚拟资产法案仅是给市场“打地基”;后续需要立法、监管、能源、税务四大部门协同完成的,是一整套“游戏规则”。一旦落地,乌克兰将从“欧洲后院的发电富余国”跃升为“中东欧加密金融中心”,利用低廉电力、技术人才与地理枢纽优势,为国际资本提供合规、低摩擦的入口。

风险与红利并存,所有潜在参与者都需要同步关注三大信号:

  1. 征税细则最终版
  2. 央行 CBDC 互操作框架
  3. 核电站数据中心合作首单案例

盯紧这三点,就能在下一轮东欧加密牛市中占领先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