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机构与散户竞相涌入加密赛道,加密指数产品已成为降低决策门槛、分散风险的关键基础设施。本文将现有设计拆解成「链接传统金融」与「原生链上」两大阵营,归纳 ETF、期货、现货与记账单位四大形态,并用真实案例教你快速判断哪类指数最适合自己配置。
传统金融如何借壳加密指数
传统交易所 ETF——以纳斯达克加密指数 NCI 为例
纳斯达克加密指数 NCI 兼具合规、透明、美元计价三大卖点,仅纳入 8 只主流加密资产:比特币与以太坊合计权重 94%,其余 Litecoin、Chainlink、BCH、Uniswap、Stellar、Filecoin 共享 6%。传统证券账户可直接买入追踪 NCI 的 ETF,无需托管私钥,即可获得加密市场的 Beta 收益。
关键词:加密指数、ETF、美元计价
交易所期货——B10 指数的高杠杆玩法
B10 由 BITA 交易所提供,实时跟踪按市值排序的前 10 大代币。除了 BTC、ETH 各占 25% 外,BNB、ADA、SOL、DOGE、DOT、TRX、SHIB、AVAX 按流动性及合规交易所列载数量动态加权。期货合约杠杆最高 200 倍、7×24 小时交易,投资者不必触碰链上资产,即可多空双向押注整个加密大盘的波动。
关键词:杠杆期货、波动率、做市商深度
现货托管——Bitpanda Crypto Index 的「一键买 Crypto 前 25」
Bitpanda 把资产托管、权重再平衡全部自动化,并向传统银行用户开放 SEPA 入金。其产品按市值分层:
- Top 5 适合求稳型投资者
- Top 10 视为稳健增长
- Top 25 追求高 Beta
BCI 系列再细拆出 DeFi、元宇宙等子主题,为用户提供了类似「加密板块轮动」的黑盒策略。
关键词:Top 指数、再平衡、托管式现货
原生链上的四张王牌
记账单位——The Unit index 设想独立汇率
The Unit 彻底与美元脱钩,用 37 种主流代币、全球人口与预期寿命作为权重参数,生成每日指数值,未来映射链上合成资产 UNIT。其最大看点是:第一次尝试把「货币发行量」与「人类群体寿命」写进取值公式,意欲打造链上「计价尺」。
关键词:DeFi 记账单位、合成资产、非美元本位
代币化 ETF——C20 与 GLP 的双向实验
- CRYPTO20(C20)透过 ICO 筹资,链上透明持仓前 20 大 Crypto,燃烧赎回机制确保 1:1 抵押。
- GMX 的 GLP 更像「交易所储备池」:由 USDC、ETH、UNI 等一篮子资产抵押生成,GLP 持有者赚取平台手续费,但同时承担杠杆交易员盈亏的「对手盘风险」。
一句话对比:C20 适合保守派原地囤币,GLP 适合愿意赚手续费同时承担滑点的冒险者。
关键词:链上 ETF、GLP、再平衡机制
代币化期货——DeFi Pulse Index(DPI)的路径验证
DPI 由 Index Coop 联合 DeFi Pulse 共同推出,不强制锁定底层资产,仅以流通市值加权,每月调仓。整个项目从 100 万美元种子流动性做起,借助 Twitter 教学和套利机器人把 DPI/ETH 池深度做多,现已成长为市值数千万美元的链上指数龙头。其核心卖点是:用户能够在 Uniswap、SushiSwap 24 小时自由进出仓位,且不用担心赎回流动性不足。
关键词:资本加权、再平衡频率、流动性挖矿
可定制现货——Set Protocol 把「乐高」用到极致
Set Protocol 将指数策略封装成ERC-20 TokenSet,再由「策略经理」设定权重与触发条件。投资者通过铸造 TokenSet 即可一键复制策略,组合还能叠加 Aave 借贷、Curve 质押等多层收益。目前链上已有 99 只公开策略,覆盖 DeFi、Layer2、GameFi 等细分领域,堪称「链上 ETF 工厂」。
关键词:TokenSets、可组合性、智能再平衡
量化视角:谁是最大赢家?
指标 | DeFi 原生指数 (DPI) | 传统 ETF (HASHDEX) |
---|---|---|
日交易量 | 66 万美元 | 11 万美元 |
用户门槛 | 只需钱包地址 | 需要开户、KYC |
调仓频率 | 每月 | 每季 |
杠杆可叠加 | 可 | 不可 |
数据侧面说明了链上金融的效率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:更低门槛、更快迭代、无需许可即可组合乐高积木。
常见问题 FAQ
Q1:我没有海外券商,能直接买 NCI 的 ETF 吗?
A:不能。NCI ETF 仅面向拥有美股账户或在合规地区券商开户的投资者。可退而选择 TokenSets 版本,或者 C20 这类完全在链上的 ET F 替代品。
Q2:再平衡会不会让我被动高买低卖、越调越亏?
A:再平衡本质是把盈利资产兑换到低估资产,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波动率、提高夏普比率,并非「越调越亏」。
Q3:链上指数会不会跑不赢单纯囤 BTC?
A:过去两年 DPI 累计收益约 460%,同期 BTC 为 310%;但在熊市中组合不一定会跑赢单一资产。建议按仓位比例配置 Beta 与 Alpha 策略。
Q4:GLP 收益看起来很高,风险到底多大?
A:GLP 收益=手续费分成-对手盘负债,极端行情会出现 10%~20% 的净回撤,杠杆仓位越大,负债越高。请把它当成「高息活期+高波动债基」心态持有。
Q5:我应该把中心化的加密指数与链上指数按比例混合吗?
A:如果所在国监管严格,可用 60% 链上现货指数(如 DPI/TokenSets)对冲合规不确定性;剩余 40% 选择合规 ETF,让两条腿走路降低黑天鹅冲击。
Q6:再平衡需要 Gas 费,手续费谁出?
A:链上指数普遍由社区 DAO 或协议金库垫付,或提前预留 0.5%~1% 年化费用;TokenSets 亦支持分批执行策略,分散单点费用压力。
结语
加密指数正在从「传统金融衍生品」向「链上可组合资产」跃迁。无论你是保守的 ETF 投资者,还是追求无许可的 DeFi 投机客,市场上总有一款指数能够匹配风险偏好。牢记两条核心原则:1) 先认清「托管与否」意味着什么;2) 动态评估「杠杆与流动性」带来的尾部风险。把握这两点,才能在下一次牛熊转换时依然稳居收益曲线的前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