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投资签证新规:比特币、以太币可作为资产证明,但须满足这些条件

·

香港在 2025 年 2 月正式宣布:比特币与以太币可用于投资签证的资产证明。这一消息迅速在加密货币圈与移民圈引起轰动。本文将详解政策细节、合规流程、税务与风险注意事项,并手把手教你在大额数字资产背景下完成签证申请。


政策概览:门槛 3000 万港元,数字资产首次被接受

这意味着,加密富豪可以用 冷钱包里的 300 枚比特币 证明自己够“壕”,但获批后仍需转换为本地证券、基金或政府债券,手续才算闭环。


关键环节:如何让会计师为你的加密货币估价

Step 1 选择持牌会计师

香港 特许注册会计师(CPA)必须出具 签字评估报告。目前,已有数十家事务所设立“数字资产评估小组”,采用 Chainalysis、Elliptic 或自研模型核查链上数据。

Step 2 准备核心材料

Step 3 估值日基准价

会计师会取 过去 30 日加权平均价 出具报告,若遇到极端波动,则采用估值日前 T+3 交易日平均收盘价

小贴士:尽量避开单日暴涨时段,等待波动率 < ±5% 时再递交材料。

政策背后的深意:香港为何拥抱加密资产?

  1. 巩固金融中心地位
    放眼亚太地区,新加坡、迪拜均接受加密资产做财富证明,香港以此为契机,争夺“高净值加密货币移民”。
  2. 法规透明度提升
    去年生效的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牌照制度》(VASP)让持牌交易所必须在本地合规存管用户资产,增加海外高净值人士的信任。
  3. 吸引链游、DeFi 创业者
    创业者不再担心卖房套现即可证明实力,可用项目分红持有的加密资产一步到位,节省换汇与税负。

👉 一只冷钱包的资产梯度布局如何影响你的香港居留机率?


案例拆解:投资签证的申请时间线

阶段关键动作时间预算
准备期资产归集、会计师面谈、材料翻译公证2–4 周
估值与报告CPA 链上扫描、出具签字估值报告5–7 个工作日
正式递交向“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”办事处线上提交1 天
审批入境事务处、投资推广署联合审核4–6 个月
获批后注资3000 万港币转入合规券商、基金、本地国债4 个月宽限期
提示:强烈建议获批前 3 个月里完成传统资产额度留置,防止币价大幅回调导致净资产低于门槛。

税务与合规雷区

  1. 资本利得税
    香港本地 无资本利得税,但若你仍保留税务居民身份在欧美,则需双重申报。
  2. 关联交易披露
    若比特币得自早年链游 Token 交换所得,委托人身份需在 CPA 报告中透明阐释,避免“隐瞒实际受益人”雷区。
  3. 未来投资方向的流动性
    获批后将比特币换成香港上市 ETF 或美元债券,从合规角度说流动性最佳,也最易被长期居留后的续签审查接受。

FAQ

Q1:我把资产放在交易所而非冷钱包,能否作为证明?
A:可以。交易所出入金记录 + 截图 + 第三方审计函即可满足会计师要求。但冷钱包仍是更受官方欢迎的形式,可减少对交易所信用的质疑。

Q2:3000 万港币里可以 50% 是比特币、50% 是美元现金吗?
A:完全没问题。只要总价值达到且会计师对数字资产部分估值无异议,组合比例无官方上限。

Q3:投资签证获批后,我可以拿这笔钱继续买加密货币吗?
A:不行。获批资金必须配置在 香港政府认可 的投资品,如本地上市的股票或债券。任何二次回流加密市场均被视为违规。

Q4:家人可以一起申请吗?
A:主申请人获批后,可同步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办理受养人签证,共享香港的居留权。

Q5:会计师收费大约多少?
A:主流事务所按资产 0.1%–0.3% 计费,相当于 30,000–90,000 港币。若资产复杂度高,费用可能上浮。

Q6:政策会突然结束吗?
A:目前名额 暂不设上限,产业界人士预计至少运行 2–3 年,但官方保留随时调整任职资格和投资范围的解释权。建议尽早递交,锁定名额。


未来展望:香港 VS 新加坡的加密友好度对比

👉 在港规划二次签证续签时怎样兼顾合规与收益最大化?


结论
香港此次 “官宣”允许比特币与以太币作为投资签证资产证明,不仅在亚太密码移民赛道中打出差异化,也把 Web3 创业氛围推向新高。对高净值持币者而言,准备好估值材料、锁定冷钱包地址、提前预设传统资产配置,就能率先享受港府红利——离成功只差一份会计师签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