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BV、MFI 与 A/D 指标深度对比:一次看懂三大成交量武器

·

在技术分析的世界里,成交量常被称为“价格的动力源泉”。当投资者想要洞察市场背后真正的买卖压力时,通常会祭出三把经典利器:能量潮指标 OBV、资金流量指数 MFI,以及累积/派发线 A/D。三者都围绕“成交量与价格关系”展开,却在计算方式、信号逻辑和最佳使用场景上做足分工。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 OBV、MFI、A/D 的核心区别,并结合实战案例,帮助你在不同行情中选择最合适的指标组合。


OBV:最简单直接的“能量潮”

1.1 定义与核心理念

On Balance Volume(能量潮,OBV) 把每日成交量进行“累加或累减”。若当日收盘价高于前一日,则把当日成交量加到 OBV;反之则减去。换句话说,OBV 把“成交量”视为市场投票,上涨日的成交量代表买方能量,下跌日的成交量代表卖方能量

1.2 如何使用 OBV

真实场景:若比特币短线拉升 5%,但 OBV 反而掉头向下,短线交易者往往会先减仓一半,等待量价再次共振。

👉 三分钟掌握「能量潮背离」的真假突破辨识技巧


MFI:带“权重”的 RSI

2.1 定义与核心理念

Money Flow Index(资金流量指数,MFI) 把价格区间(高、低、收均值)与成交量结合,计算资金是“净流入”还是“净流出”。它的范围在 0–100,俗称“带成交量的 RSI”。

关键数值市场含义
≥ 80超买警戒区
≤ 20超卖潜伏区

与 OBV 不同,MFI 更擅长给出短线反转信号:当价格还在高位徘徊,但 MFI 从 85 掉头回落,空头反扑概率大增。

2.2 使用要诀

实战小贴士:美股特斯拉财报公布后,若股价瞬间跳水,但 MFI<20 后直接V 形反转,短线抢反多往往会把止损点挂在前低下方 1% 处,用小亏博大盈。


A/D:扫描“吸筹”或“出货”明细账

3.1 定义与核心理念

Accumulation/Distribution Line(累积/派发线,A/D) 既看收盘价相对高低区间,又把成交量按照权重累加。

A/D 被认为是三大指标中对“主力成本”最敏感的探测器。当振荡上涨时,A/D 仍垂直上推,意味着筹码持续向大户口袋聚集。

3.2 A/D 的另一面:预判假突破

日内交易者常把它和布林带配对:价格短暂冲出上轨,但 A/D 却拐头向下,很可能是一波假突破。此时反手做空,盈亏比可做到 1:3 以上。


三指标横评:什么时候用谁?

对比维度OBVMFIA/D
核心输出累积能量线0–100 震荡区间筹码流向
最佳行情明确趋势、波段交易中震荡市、短线反转高低波动剧烈的长线洗盘
主要信号趋势确认、背离超买超卖 + 背离真假突破、筹码背离
噪声放大低到中等
互补指标均线、趋势线KDJ、MACD布林带、成交量加权平均线

一句话总结:


6 个高频问题(FAQ)

Q1:初学者是不是选 OBV 最省事?
A:OBV 计算简单、可视直观,确实易上手,但在极度震荡市,能量潮会来回翻船。建议先用 OBV 配合 20EMA,减少“假摔”次数。

Q2:为什么 OBV 和 MFI 同向背离?
A:OBV 只审视“涨跌”,不区分成交量强度;而 MFI 既要价也要量 weighted。两者背离往往说明短线超涨/超跌,但中期趋势未变,可先部分止盈再观望。

Q3:可以用这 3 个指标同时开多信号才下单吗?
A:可以,但非常罕见。更实用的做法是:趋势用 OBV、短线入场点位用 MFI、途中加仓参考 A/D,把三段式逻辑拆开,动态跟进。

Q4:数字货币 7×24 小时,段子很多,A/D 是否还准?
A:A/D 对“主力吸筹”依旧有效。正因无停盘,机构会利用凌晨低流动性“偷偷”建仓,A/D 反而捕捉得更灵敏。

Q5:周期越大越有效?
A:OBV 和 A/D 偏爱日线以上;MFI 在 30 分钟到 4 小时之间兼顾振动频率与信号准确率。无万能周期,只有适配周期

Q6:能不能只做 OBV 单一策略?
A:可以,但需要加入对市场整体情绪的参考,例如宏观事件或链上数据(针对加密)。单一指标最怕“黑天鹅”,别忘设定强制止损。

👉 立即测试“OBV + ATR 止损”组合,终身免重复写代码


写在最后

OBV、MFI、A/D 犹如三位各司其职的交易助手:一个负责丈量趋势能量,一个提醒短期极端,一个揭露主力筹码。真正决定交易盈亏的,是你能否在正确场景选对助手,并为他们设定清晰入场、止损、加码、离场的流程。把这三把成交量利刃插进交易系统的不同环节,你离稳健盈利只差一次实战演练。